

北京某某律师事务所实习生
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
北京某某有限公司法律编辑
12月,我手握曼大、KCL和港城的offer,陷入香港还是英国的“死结”。
心仪的港大、港中文杳无音讯,只剩下用来保底的港城,究竟是选更近更稳妥的香港?还是干脆放手一波前往英国?
在困扰许久之后,我还是不愿就此认命,定下了KCL,也缴纳了2000英镑的留位费,本以为留学这场战役就此来到尾声。
没想到,4月,UCL的offer突然出现——原来,真正的纠结才刚刚开始……
刷高GPA,我选择重修
我的留学规划之路,开始得还是比较早。大二时,就已经有了留学的念头。因为考研和保研于我而言,都有太多的不确定性,就像是高风险投资,无法预期回报。反而留学这条路较为稳妥,并且留学的学制较短,是一个省时省力的方向。如果可以学习完早点出来工作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。
于是,在有了留学的想法之后,我便报名了一些课程的重修。因为大一的时候刚进校园,还懵懵懂懂没太把成绩当回事,对专业的学习方法、学习技巧都没有掌握,所以大一整体的学习成绩都是属于中游,直到大二才慢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方法。
报名重修后,再一次接触原来的知识,我这才发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真的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比如在早期的学习中,我过于注重零碎的知识点,没有形成自己对于法律思维的逻辑框架,第二轮学习时我就加强了这部分的梳理。在有了逻辑框架后,不管是理解还是背诵都能够更加准确高效,所以,在重修和后面学习的过程中,我更加注意知识体系的构建,这对我后来取得好分数都有了很大的帮助。
指南者,稳稳的安心
在选择留学中介时,我也在网上寻找了相关的中介,对比过两三家,指南者给我的印象最深,最初的印象就是“体系化”和“规范”。
首先,指南者的app非常实用方便,可以查阅近年的录取案例和要求,让我有了努力的参考和方向。其次,服务的顾问非常有耐心,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,不管是从择校、定位各个方面顾问都给了很诚恳的建议,让我产生了信赖。再者,在对比几家的服务协议合同过程中,指南针的合同无论是从条款内容还是服务保障方面都非常的规范,所以我最后选择了指南者。
在最开始的时候,我对我的bg其实不是很有信心,在申请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没有出消息,难免会陷入自我怀疑,但是我的留学顾问真的很贴心,及时询问照顾我的情绪,还给我寄送了小礼物,安慰我不要担心,稳住心态,慢慢地度过了那段煎熬的时间。
记得在过年除夕前的一段时间,我的雅思小分考出来了,重修的课也出了成绩,所以临时决定加申UCL,这个决定其实挺突然的,而且又是过年期间,麻烦老师真的很不好意思,但是帮我申请的老师真的非常有耐心,甚至是除夕夜的时候还在帮我整理材料、修改提交,最后也是如愿申上了UCL,老师的付出让我非常感动和感谢。
攻破口语6.0的难关
早在大三上,我就决定去考一次雅思。我的雅思全程都是自学,利用网上的一些资源还有一些书自己整理消化,大概用了3个月的时间,首考就考出了7分的总分。
但可惜的是,我想要去的学校几乎都会有小分的要求,偏偏我那比较薄弱的口语小分要求没达到。时隔1年再次考雅思,因为比较匆忙和换了机考方式,第二年的成绩反而还不如第一年,这让我有点陷入自我怀疑。还好有指南者的老师一直鼓励我,还免费提供了学英语的APP。
但是我很快又调整心态和战略,像听力这部分,我尽可能用尽零碎的时间看和听有关英文的一切:包括英文歌、英语演讲、英文的电影等,听不懂的就反复听,直到熟悉发音听懂每一个词,再结合听力题的一些技巧,听力真的取得了很大的进步,取得了8.5分的成绩。
口语我最开始是6分,但是感觉6和6.5分有一条鸿沟,就是好像总是难以突破6这个分界值。我也想了无数种方法怎么提高我的口语,甚至随时随地开始说英语。后来在反复的练习中我发现口语比较重要的几点是:
1、词汇的积累,不同领域的词汇运用丰富度和灵活度都很重要,平时就应多多积累话题素材。
2、地道的表达,像一些俚语、地道表达也在雅思的评分标准中,所以一定要注重积累,并且能够在回答过程中确保能够用上。
3、逻辑和衔接,逻辑是一个很重要的点,一般回答的时候都应该是有结构有逻辑的,例如从总述—展开解释—举例说明,其实这个思路和写作也很像,有逻辑的输出能够让考官更加清楚了解你想表述的意思,自然分数高高。
此外,了解完技巧和评分细则后就应该多说多练,我后期也自己找了陪练基本每天都训练和交流,多说多练真的是制胜的法宝。最后,我终于屠雅成功,拿到了总分7小分6.5的英语成绩。
offer多多的纠结
其实我最开始是想主申香港,冲刺港大港中文,同时也申请了一些英国的学校。很幸运的,11月就接连收到了曼大和KCL的offer,拿到这两所学校的时候真的很开心,因为感觉至少有书读了,而且曼大和KCL也都是比较好的学校。
因为担心“万恶”的留位费,我特意排后了一点才申请的港城,然后在12月下半月顺利拿到了港城的offer,果然1月就要确定是否交留位费,依然没有逃过留位费的折磨。
关于港城的留位费,大概是3w多。这中间我真的问了很多人的意见,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,因为这两年的香港非常热门,算是性价比首选,港城的门槛也提高了不少。但是香港不同于英国,它的留位费是不能退的,所以这个选择必然慎之又慎,但是如果只能去港城,我的心里其实又会有一点不甘心,因为我第一次考雅思的成绩其实申请港城也是足够的,结果后面又考了几次,包括课程也又经历了重修,如果最后的结局只是港城,似乎那么多的努力算是白费了,所以几经思考过后还是选择了放弃。
确定去英国后,我又陷入了曼大和KCL的纠结,曼大的QS排名更高,KCL专业排名认可度更好,到底应该怎么选呢?
我自己的经验是,因为我的本科偏理工科,但我所学的专业却是文科,在大学期间,我深深感觉到学校给我们的资源确实没有理工科好。如果去曼大就又像我本科学校一样,在理工科强的学校学文科,所以综合考虑下来,我还是选择了KCL的平台资源。
决出KCL后,其实我又有点动摇想去香港,因为之后我个人计划还是在大湾区发展,香港离家近又方便,但是觉得出去看看也是不错的选择,我们选择困难症是这样的,在一次次的犹豫中,我还是最终决定去英国了。只是没想到,四月份的时候,我又意外收到了UCL的offer。
惊喜!UCL加申成功
UCL的加申是在2月,因为当时在指南者上看到和我bg差不多的同学拿到了offer,便想冲刺去试试运气。UCL还需要写一篇written work证明学术能力,因为是第一次写学术相关的英文文章,所以不确定自己做的够好,所以其实对UCL的申请我是不报很大希望的。
但是在4月某天早上查看邮箱突然发现得到UCL的时候,还是非常惊喜和开心的,感觉也是比较幸运的受到了认可。但是KCL的留位费也已经交了,2000英镑的成本,让我开始了新一轮的纠结……
回顾我的申请季,不算圆满也不算太差,兼具努力和运气。一路走来,我觉得英语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。个人觉得我的英语没有到一个更高的分来换取优势是有点遗憾的,否则获得香港的offer机会会大很多。之前也是一直小分没有达到要求,让我错过了港大的一轮申请,这还是比较遗憾的,所以大家在留学前真的需要提前规划,知道自己的优势或是劣势,例如是均分不够,就要及时重修提高均分,或是以更好的其他成绩来弥补这一不足。
申请季一路走来,有失意和犹豫,也有惊喜和感动,虽然走得每一步都很不容易,但走得每一步都算数。
END
需要一对一留学规划指导
扫码填写表单,获取专属顾问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