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,冲港三的拿UCL保底?”
在某书上一则港大和UCL选offer的求助帖,底下的评论又吵起来了。
你可能委屈,可能不服,但是G5大学里常常沦为“保底”学校的就是UCL。
除了主申牛剑的同学,甚至考虑英国和香港地区联申的同学,也开始选择用UCL保底。
本科门槛比肩牛剑,全球排名碾压港大,UCL何会沦落到这个地步?!
事实上,每年申请季的时候,都有不少学生纠结选港大还是UCL。
【水硕工厂】遇上【最水G5】
在留学圈的舆论浪潮中,香港大学(港大)与伦敦大学学院(UCL)都曾被卷入“水校”风波的漩涡中。
港大,明明是QS世界排名17的名校,OFFER流失率却连年创下纪录。仅仅因为多录取了几名双非院校学生,社媒上就开始出现港大成水校的论调。
再看 UCL,作为英国G5成员之一,却一向被诟病为“最弱G5”、“水硕之王”,学霸觉得英国只有G4,没有G5,不想带UCL玩。
UCL的风评非常两极分化,本科门槛比肩牛剑,A-level要求AAA-ABB,雅思7.0+!
但硕士录取方面,随处可见诸如“双非学生均分85+即可冲刺”的言论。
在过去没有明确录取名单(list)的时候,外界普遍认为UCL的硕士项目是“水硕”,“二三本都能上”。这两年,UCL有了list,录取要求也在逐步拔高。
部分专业都有了雅思小分要求8这样的逆天要求,门槛在涨,排名在涨,然而口碑却不见得有什么起色。
当然了,UCL被嘲“水硕之王”、“谁都收”的背后,少不了这些缝合怪专业的助力,尤其是“商科缝合怪”专业。社科教育类也有一些,就有人开始针对学校搞创收就是为了多赚钱,搞创收。
一所大学的实力,难道完全依赖于口碑和录取学生的出身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
今天指南君带大家,就从世界排名、专业实力、申请难度、留学费用、就业前景等多个方面,细细对比分析一下港大和UCL的差异。
论实力:世界排名&强势学科
以全球公认的世界大学四大排名体系来看,尽管UCL背负着最多“水校”的骂名,但它在四大排名中的表现却相当亮眼,始终稳定地保持在QS世界排名前30的位置,这无疑彰显了其强大的综合实力。
从各种大学排名来看,UCL领先港大好几个身位。在QS排名中,UCL挤进世界前10,位列第九;香港大学位列第17。
在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,UCL(22)的位次依然领先于香港大学(35),但差距有所缩小。
虽说学校排名可以作为一定的参考,但是我们仍需结合具体的专业排名来综合考量。
说到专业,UCL坐拥400+专业,分设人文与艺术学院、社会历史科学学院、数学与物理科学学院、法学院、工程学院、建筑与环境学院、医学院等,优势专业自然也是不少,
在最新QS专排中,UCL共有46个专业位列英国TOP 10,20个专业位列世界前20,42个专业位列全球前50!
教育学、建筑与建筑学两大王牌再次蝉联世界第一,考古学、医药学、地理学等也是UCL的舒适区。
部分名列全球前20名的学科
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、发展研究、图书馆与信息管理、法律(社会科学与管理领域)
化学工程(工程与技术领域)
生物科学、心理学、医学、解剖学与生理学(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)
英语语言与文学、历史、现代语言、古典文学与古代史、语言学(艺术与人文领域)
面对UCL的强势出击,港大会被碾压吗?
不存在的!
在最新QS专排中,港大共有39个专业位列全球TOP 50,其中15个专业位列全球TOP 20,33个专业位列香港地区大学中的第一。
具体到细分专业的院校表现,更具参考意,指南君选取了中国学生比较喜欢的热门学科排名,再做进一步对比。
在留学热门学科的对比上,两者也各有千秋,值得关注的是大热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专业。
UCL的CS专业一直是该校的招牌专业,然而202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,香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专业从第52位大幅跃升至第21位。
排名大幅提升后,港大CS专业对全球优秀学生吸引力也会随着增长,申请人数或将剧增,竞争也或更激烈。
此外,虽然港大和ucl两者的教育学同样享誉全球,但香港大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港大商学院,优渥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金融资源,以及方便学生进行实习,使得港大的商学院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炙手可热。
而UCL则是在艺术与人文、工程与技术、生命科学与医学、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与管理五大领域表现优异,尤其在艺术与人文、生命科学与医学方面表现突出。
论友好度:入学难度谁更低
不仅是部分专业排名和口碑不分上下,两个学校在很多本质上都差不多,那这时候,谁更好录取就成为了决胜因素。
HKU与UCL两校在其各自地区,都属于录取发放数量较多、入学学生规模较大的学校。
《香港大学2024年度数据报告》数据显示,授课型研究生在读规模在16541人,非本地生占比64.4%,
伦敦大学学院2022/23授课型研究生在读共计19745人,国际生(欧盟及海外)占比57.1%。
最新数据显示,UCL在2024年整整比2023年多发了6,402封Offer,Offer率也从24.7%飙到33.5%,上升8.8%!
2024-2025学年,UCL依然是备受中国学生喜爱的一所大学,申请人数多达16,961人。
而UCL也不负众望,给7,162名中国学生发出offer,offer率高达42%,比去年还多了7.4%呢!
25fall 最新录取数据
从指南者25fall学员的录取情况来看,UCL的offer共计141枚,香港大学的offer共计613枚。
其中,从本科院校层次出发,两所学校都对“985、211”学生有一定偏好,但UCL对于双非同学的包容度肯定是要比港大大得多,双非offer数量占比高达17.7%。
结合24fall到25fall的趋势分析,无论是港大还是UCL,211及普通本科毕业的占比均有上升。这意味着,随着升学渠道日益多元化,为了扩充生源的多样性,这两所学校都在适当增加对这部分学生的招收。 211 院校及普通本科的申请者也将获得了更多机会。
然而,在绩点方面,UCL则显得比港大严格了许多,很大程度上,这也得益于UCL为了选拔学生设置的中国院校list的存在。
在指南者25fall录取学员中,UCL绩点85+的占比近80%;而港大绩点在85+的占比虽然也超60%,但相对来说,对于985、211的学生,港大对于绩点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;而双非同学的绩点要求则在88+。
事实上,UCL除MBA项目外,几乎没有低于80分成绩的录取(仅有的个例也极为接近80分,且均为海本毕业生)。
对比可以看出,两所学校在录取上各有侧重,UCL在录取上更侧重于学生的绩点;而港大在录取上则更侧重于本科院校层次。
话说回来,不同的录取偏好,也催生不同背景学生的不同选校策略。
对于985、211绩点在85分以下的同学来说,冲击港大是更有可能的选择,性价比也相对来说更高。
而对于双非绩点在88+左右的同学来谈,想录港大并不是没有可能,但就录取的成功性来谈肯定不如UCL。
论性价比:谈谈费用与就业
当然,选校就读都是为了毕业后的发展,读书要花多少钱,读完能不能赚钱?这才大家真正关心的!
费用成本:UCL>港大
这方面港大无疑是碾压性的优势。
24/25申请季,UCL硕士课程的国际生学费大约29w人民币,而伦敦的生活成本也比较高,一般而言,每月生活费大约在1000英镑-1200英镑左右,人民币换算下来一年四五十万的花费是要的。
港英地区都是一年制硕士,但UCL花费的成本确实要比港大花费的成本高一些,通常情况通常专业下,港大一年硕花费在30w左右,相较于UCL一年能够省10万左右。
就读体验:UCL≥港大
但不少同学也反映,英国留学比起香港地区留学,显然留学的体验感要强多了。
UCL主校区坐落在伦敦Bloomsbury文化区,距离大英图书馆5分钟,但是校区相对分散、没有传统意义的大学校园,在伦敦市区、生活和通勤都很方便。
相比起来港大因为是华人文化区,基本没什么留学的感觉,而且冷气足,好刮台风;但是优点就是离家近、路费便宜,父母惦记了马上就能过去。
就业前景:港大≥UCL
就业和社会福利,单论各地选调、落户、留学生人才引进的学历选拔上看,UCL和港大都不必愁,均在“优待TOP”那一层。
以官方选调为例,汇总开放留学生选调的部分地区政策进行比较,两校在各省市都能同时进入名单。
对于很多国企来说,香港地区毕业生算是“自己人”,而且相对也比较了解。
而对于UCL这种学校,或许还会存在类似:“不就是靠花钱堆出来的”的不了解和偏见。
而且,中国香港还叠加了离家近、珠三角实习/求职更方便、毕业后留当地就业机会更多等优势。
如果对比留英和留港就业的入职难度,肯定是留港更轻松,相关数据会更直观。UCL本地就业率68%,主要去向基本在四大、投行。
港大的本地就业率高达89%,而且工签条件,香港地区也会更有优势,香港的IANG签证无条件续签两年,英国PSW也有2年,但是竞争异常激烈,能留下的都是优中选优。
下面这个表格详细对比了发展前景上看UCL和港大的优缺点。
看到这,相信你对UCL和港大有了一定了解,这两所学校没有最好和更好。
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、本科院校背景、GPA、专业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,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。
当然,更好的选择是多元化申请,同时考虑英港联申,拿到录取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最终决定。
END
需要一对一留学规划指导
扫码获取专属顾问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