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国产985高校毕业博士,我为什么送女儿去留学?
指南者留学 Journey
2022-12-20
阅读量:4384

指南者·家长观点第38期

Q同学,指南者留学学员

本科:多伦多大学 Linguistics & Statistics

硕士:香港大学 语言学

文|Q同学母亲
某985高校博士,某211学校副教授

 

01 成长背景

 

我是一名高校老师,南京某211学校的副教授。孩子的叔叔1988年到美国留学发展不错,所以女儿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做出送她出国留学的决定,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。


孩子从小成绩不错,五升六考入南外仙林小学部,担任班长,成绩年级前30。当时考南外要先摇号再考(摇中率50%左右),结果女儿同宿舍除了她,5个孩子4个摇上也考上了,同班同学有一半上了南外,她留在南外仙林初中部继续就读,这对她当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。


2012年我去加拿大约克大学做访问学者,女儿初三。我问她要不要跟我一起出去看看?她说如果回来考不上重点高中怎么办?(她那时很想再冲南外高中部来证实自己) 我说人生那么长或许你看过外面的世界就知道怎么办。2012年的圣诞前夕,她在大雪纷飞的冬天跟我一起来到多伦多,就读公立高中Unionville High School。


国外的高中教育模式让女儿如鱼得水,因为她数学拔尖,羽毛球打的不错,会跳舞,性格外向还会交朋友。所以她跟我说妈妈等你回去我要留下来。我说那得上私校,很难录取,因为要考SSAT。她请我在书店买了套书,她用2个月的时间自己备考。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她为自己想要的结果拼命努力的生命状态


2013年3月,女儿被著名女校Havergal College录取。我问她:这个学校每年中国内地只有2个名额,你的SSAT的分数并不高,他们把offer 给你的原因是什么呢?她说:我猜因为面试官看到我带过去的打破校运会纪录的金牌,就知道除了成绩我还是有毅力有运动天赋的学生。另外我说我妈妈是博士,还跟他们讲了你的“教育无他,爱与榜样”的理念,也应该加了分,他们觉得我们家的教育理念不错。


三年后女儿收到很多大学的offer,最后决定就读多伦多大学,因为数学拿过滑铁卢数学竞赛的金奖,所以选择精算专业。但大学期间她一直在探索,到底什么才是最感兴趣的专业方向?她六次在学校系统中申请换专业,并申请延期,最后她以统计学和语言学双专业毕业,外加西班牙辅修。


当初选择加拿大留学主要原因是加拿大的移民政策(本科毕业给三年工作签证,研究生毕业直接申请移民),但女儿本科毕业后并没有选择留在加拿大。她说外面世界很精彩,我想读研出去看看,我们尊重她的决定。也因为疫情,她申研的时候选择了两所学校,香港大学和英国的UCL。因为香港大学把专业半额奖学金名额给了她,她决定在香港大学就读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。

 

02 留学准备

 

很多人问过我:“15岁就送女儿出国,你怎么舍得?” 怎么说呢?所有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,是否能送出去其实取决于孩子什么状态,是否为出国做好了准备


因为很早就决定出国这个事儿,所以我们从女儿小学开始就往那个方向推进。我们在英语水平和孩子自理能力做了很多训练。感恩南京非常著名的马老师(她送出很多孩子到哈佛耶鲁留学)教女儿英语。马老师做过大学英语老师,有着20多年的留美经历,更重要的是她的个人知识面和魅力,给女儿带来非常大的人生影响。女儿从四年级开始跟马老师学英语近五年。除了学习英语,马老师更多教孩子品味西方文化,感受英文诗歌的韵律之美,欣赏美国歌剧,所以出国后的孩子在语言和文化方面基本畅通无阻。


其实孩子出国最大的难度不是英语水平,因为有语言环境提升会很快。出国对于青春期孩子的难题之一是能否交到朋友,是否具有独立能力以及安全意识。


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,我从幼儿园开始训练她做计划和时间管理能力;二年级开始不再陪作业;三年级让女儿坐公交车和同学一起放学,不再接送;六年级她住校一年,学会跟舍友相处,学会自己洗内衣裤;初中开始她决定零花钱使用,交什么样的朋友,假期去哪里旅游,是否要跟我出国;高中她自己决定要不要谈恋爱,申请什么大学;大学的时候她决定选什么专业,到哪里读研。现在她是工作还是读博?将来选择和谁结婚,什么时候结婚?是否要孩子,选择在哪里生活?这些都由她自己做决定。


03 国内外教育环境的不同

 

其实国内外教育各有千秋,我选择把孩子送出去读书,因为:


第一,国内的孩子睡得少,运动的少,这是我不能接受的。


我认为孩子18岁之前,吃好和睡好很重要。出国之前女儿基本晚上9:00睡觉,但到了初三就变得有点艰难。出国后她每天能睡9~10个小时,这就是她的福气。因为人生是马拉松,后面几十年的人生都要拿身体去跟生命抗衡,国内教育太消耗小孩的身体了,父母再给孩子加额外的作业和压力真的是太残忍了!


第二,国外的教育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。比如说从九年级开始,很多课程可以选,不存在偏科的概念,这样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去找到自己的闪光点。所以从这点上来说,到国外去读书的小孩,他可能更容易找到自己兴趣,让他自己在兴趣上发光。当然如果觉得学习上不是特别感兴趣,也可以选择去工作或者读college,都是一种选择而已。


第三,国外的教育更多地强调独立性。孩子的学习不是老师安排,人生不是家长安排。我看到的优秀的孩子都是有内驱,甚至理想是要改变世界的。如果出国之前,孩子独立性强,本身有内驱力,他出去就会如鱼得水;但如果孩子在国内不爱学习,靠老师和父母强管教,出去变得优秀的可能性更小,因为这样的孩子外部监督取消更容易躺平。


04 亲子关系、教育理念

 

  • 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


每个家庭的教育理念不一样,就我自己而言,我一直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,所以她不应该成为父母的附属品,去帮父母完成梦想。她在她的生命中绽放,拥有她自己的人生就很好了


我和她爸爸都是有自己内在世界的人,我们有自己的兴趣,朋友和人生。孩子很优秀在我们身边,我们很开心。孩子远走高飞去追寻她的梦想,我们也不担心也满心欢喜,因为我相信她有能力把自己过的很好。

 

  • 培养具有生命力的孩子


可能在外人看来,她是一个长的很漂亮很会读书的孩子,但其实这不是她真正的优秀之处。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其实并没有特别强调读书,但很关注引导和探索。在探索兴趣方面,我先生做了很多。记得2011年我在美国访学期间爸爸带她去看我,我很忙没有太多时间,结果大半个月两个人每天逛华盛顿各种博物馆。我们一直在引导孩子有探索精神,让她对很多事情感兴趣,我们也鼓励她把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。


她到香港后很快进入很多圈子,认识很多当地local的朋友。她跟当地人学粤语,周末去冲浪和跳舞,进了港大的赛艇社。当然,不用问也知道她也常会去泡图书馆……她是一个非常具有生命力的孩子,应该放在哪里都差不了。


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我有一个理念:“快就是慢,慢就是快,慢慢来才比较快。”你别那么着急,今晚写不完作业不重要,多花点时间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更重要;考砸了不重要,让孩子如何思考下次如何考的好才重要;成绩不太好不重要,多鼓励和支持别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才重要。当孩子有了内在的生命力,所有的经历都是让孩子成长的过程而已

 

  • 读书不是目标

 

女儿曾经问我,难道书读不好就没有好的人生吗?当然不是,但读好书可以给自己更多选择。我自己读到博士,但我从来没有跟我女儿说你一定要读到博士。因为我周边很多人学历比我低,但比我优秀的多的多。“有用的书”可以提升学历,还有一种“没用的书”可以提升人生。读书要学位其实很功利,当然也没有坏处。但假如读书让你充满乐趣,自己愿意读,那可能人生会不同。


女儿在多伦多大学读本科期间换了六个专业方向,因为她一直在探索这是我想要的吗?直到后来接触语言学,她说她知道这就是她感兴趣的,她要的。我的教育理念是你自己感兴趣你就努力去读,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,你可以找任何事情做到极致,其实都不愁钱,不愁人生。

 

  • 人生的无限可能性


我经常和我的学生说,你不用想着怎么找工作,你现在要思考的是如何把你的能力发挥到极致。你真正了解你的专业吗?你的PPT能做的最好了吗?你发短视频可以有几十万的流量吗?你跟他人的沟通非常顺畅吗?……


孩子小时候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吃不饱;上学了担心成绩;高中了担心早恋;长大了担心工作,担心对象……其实我们真正该担心的是不要因为压迫让孩子提早对学习失去兴趣;要担心孩子不要有内在自卑到处求认同;要担心孩子不会交朋友非常孤独;要担心孩子睡得太少压力太大心理不健康….. 或许从更高层面去思考如何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,生活中的这些担心会越来越少。


我基本没有太多担心,或许因为我认为相信本身就是一种力量,我做不了那么多的时候我可以选择相信。也或者我自己认为人生有无限可能性,因为即使我人到中年,我还在探索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,我还在思考我的后半人生有什么样的可能性,她还那么年轻有什么好担心的?以她现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肯定可以养活自己,比如找不到工作以她的艺术气质开个花店也不错;她可以教别人打羽毛球/跳舞赚钱;她还可以教西班牙语或者英语;另外她会写公众号文章;哪怕是帮人家拍照都可以赚钱。当然如果她愿意也可以去找一份不错的工作,或者将来和我一样做个教授。能差到哪去呢?


我的教养理念是培养一个“内在自由,外在自在”的小孩儿。从这点上我很自豪的说:我做到了!